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□淄博日报/淄博晚报/博览新闻

记者 丁兆云 通讯员 朱子辰

日前,以博山区山头街道中心公园为载体打造的博山地名公园建成投用,不仅让周边群众更好地了解博山文化,也让他们对家乡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。

“地名公园不仅能健身休闲,还能了解咱们区和街道的地名故事,真是太棒了。”每天都在博山地名公园遛弯的张大爷看着展板高兴地说。

据了解,博山地名公园占地3万平方米,投资300万元。公园内设文体休闲广场活动区和人工湖游玩区两个区域,建设塑胶标准篮球场、塑胶羽毛球场、健身器材活动区域、树荫健身长廊、儿童乐园等,铺设1500米环湖彩色健身步道,文化展板上详细展示了博山区及各镇(街道)29个典型的地名简介、历史沿革、民间故事、特色产业等,为广大群众追忆乡愁、传承文化提供了场所。

近年来,山头街道开创“1+28+X”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机制,联合28个村(社区)深入挖掘各个村名的历史、典故、民间传说和红色故事,并号召残疾人协会、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街道地名文化保护工作,对历史地名进行收集、整理,并邀请专家深入实地座谈、寻访、踏勘和考证,为地名保护工作筑牢坚实基础。同时,充分融合区域党员、网格员、志愿者、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,对地名文化古迹、居民点、道路地名标志等实行定期巡检,做到每月巡检、每季度清理、每年维护。

另外,为更好地传承当地特色文化,山头街道积极组织群众、学校师生、机关干部开展红色教育,用“口口相传”的形式激发全社会保护地名文化的热情。山头街道将进一步挖掘“老地方、老故事、老物件、老习俗、老味道”等资源,拓展文化传播载体,让本土地名文化更好地传承。

推荐内容